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意图(实用21篇)

教学计划中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应该简明扼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教学计划范文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鼓励教师实践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材例3先用表格呈现了4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要求学生求出各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然后把比值相等的3个比写成等式,通过提示“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让学生联想到分数基本性质类比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商不变规律的经验,学生理解.得出比的性质不会太难。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这三个相等的比,哪一个更简单一些”。

学情分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但是对本节课具有直接的真正迁移作用的仅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学的角度说,分数.比的基本性质在句式上是一致的,容易被学生理解;从过程来说,分数的化简和比的化简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化简比,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3.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来建构比的基本性质和探索化简比的方法;在化简的过程中,加深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1、出示例3的表格。

2、分析表格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3、分析、讨论表格中的数据,并尝试把表格中的比分类。

小结:我们可以把比值相等的比分为一类。

2、讨论二:可以写出多少个比值是4/5的比呢?

先尝试独立完成“练一练”,再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化简。

2、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和概括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一、探究新知。

1、前面我们认识了比,想一想2:4与6:12这两个比的大小是相等的吗?你能证明吗?————小研究(后附)。

(1)4人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

(3)比值相等可以证明,还可以运用学过的哪个知识也可以证明呢?

(4)商不变的性质是不是对每个比都适用呢?自己举例试一试。

4、学生齐读,我们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呢?分数的性质可以使分数化简,比的性质同样可以使比化简,那么,什么样的比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呢?(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简称为最简比。

5、你能举例说几个最简比吗?说得很好,在计算结果时,我们一般要得到最简比。

(二)化简比———完成练习题(后附)。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小结:化简比时,我们一般利用比的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化成整数,再化简比较快。但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分数时,用求比值的方法较快,只是注意最后结果要写成真分数、假分数或比的形式。

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注意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化简比:它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结果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不能写成带分数、小数获整数的形式。

二、巩固练习。

1、学校体育室有10个篮球,15个足球,篮球与足球的个数比是。

2、李师傅8小时生产了72个零件,李师傅生产零件总个数和时间的比是()。

3、拓展练习。

3:8=(3+6):(8+)。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总结。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1、让学生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发现并使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快乐。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2.师:如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生:化简比、求比值。

3∶6=1∶2。

所以6∶10=9∶15生2:因为20∶5=4∶1。

28∶7=4∶1。

所以20∶5=28∶7.

(学生边说教师边用课件展示解题过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规范解题格式。)4.师:除了化简比,求比值,还有没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1)观察这几组比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在比例6:3=4:2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6、

3、

4、2”叫作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6和2”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3和4”叫作比例的內项。

(3)提问:你能说出其它三个比例的內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认真观察所写出的比例,你有什么发现?(1)6和2(或3和4)可以同时是比例的外项,也可以同时是比例的內项。

(2)6×2=3×4,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4.验证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任意写出一个比例,验证规律。

(1)与同桌每人写出一个比例,交换验证。

(2)如果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会怎样呢?(3)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明确: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就是把两个內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所以它们的积是相等的。8.教学“试一试”

(1)假设每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说出组成比例的内外项分别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1)从表中你知道哪些信息?(2)从表中选择两组数据,写出一个乘积相等的式子。

追问:为什么每两个数相乘的积相等?(因为每两个数分别表示速度和时间,它们相乘的积表示路程,甲乙两地路程一定,所以乘积都相等。)(3)根据“80×6=120×4”写出比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练习七第2题。

(1)下面四个数。

5、

说明:任意给出4个数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可以找出最大和最小项相乘,再把其他两数相乘。

(3)判断2.4.6.8这四个数。若不能组成,你能换掉一个数,使之组成比例吗?

3.任意从1-10中,写出4个数,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与同桌合作完成。一个写,另一个判断。4.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1)6和4是比例的什么?联系比例的基本性质,括号里可以填什么?指名填空,并说理由。(2)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1.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2.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学习重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具学具:ppt课件教学环节。

一、复习(课件出示以下问题,指名学生回答)。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3、判断下面的比,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3:918:303:61.8:0.92:49:27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了看比值是否相等,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学要求:1)自学书第41页的内容,把重要的地方画上线,不懂的问题用铅笔标在书上。2)提示: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自学:

(1)什么叫比例的项?比例中有几个项?分别叫什么?(2)你能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吗?改写成分数后你还能找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吗?试试看.(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何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一个比例.(4)小组中议一议并集体交流。

2、组织学生交流自学成果。1)试一试。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并指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3:6和8:50.2:2.5和4:502)课件出示三组比例,让学生填空。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

四、课堂总结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6∶10和9∶15。

4.5∶1.5和10∶5教师结合回答说: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那学完今天的知识----比例的基本性质,老师的秘密对你来说就不是秘密了。

【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

三、反馈。

1.在四人小组里,将你的发现与同伴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当学生说到比例的基节本性时,师引导学生探究验证.)3.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比的知识了解甚多,在这一环节,不是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子,而是让学生自己举例研究,使研究材料的随机性大大增强,从而提高结论的可信度。这样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归纳的过程,并渗透科学态度的教育。

五、巩固练习。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完成课本第41面的“做一做”)。

2、:4=6:()。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15∶3=():1(2)2∶0.5=1.2:()。

5.在a:3=8:b中(。

)是内项,a_b=(。

)6.如果2a=7b(a,b不为零),那么a/b=()/()。

【设计意图】练习主要是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求学生讲明理由,培养学生有根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并与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形成对比;在填写比例中未知数时,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理由,还要求学生进行检验,这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充分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开放性,让孩子们发现比例的知识的奥妙。

六、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并且留给孩子质疑问难的空间。

七、布置作业:

1、课本第43页的第5题(全班完成)。

2、课本第44页的第14题(学有余力的孩子完成)。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设计意图】这板书是为了突出重点,让孩子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比例各部分名称以及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到底是两个数相乘。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材例3先用表格呈现了4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要求学生求出各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然后把比值相等的3个比写成等式,通过提示“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让学生联想到分数基本性质类比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商不变规律的经验,学生理解.得出比的性质不会太难。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这三个相等的比,哪一个更简单一些”。

学情分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但是对本节课具有直接的真正迁移作用的仅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学的角度说,分数.比的基本性质在句式上是一致的,容易被学生理解;从过程来说,分数的化简和比的化简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化简比,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3.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来建构比的基本性质和探索化简比的方法;在化简的过程中,加深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正确地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的表格。

2、分析表格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3、分析、讨论表格中的数据,并尝试把表格中的比分类。

小结:我们可以把比值相等的比分为一类。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2、讨论二:可以写出多少个比值是4/5的比呢?

三、尝试运用,解决问题。

先尝试独立完成“练一练”,再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比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所以这节课我充分调动的思维。

一)、我先组织学生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后,及时提出问题——比是不是也有什么性质呢?如果有的话,你认为它是怎么样呢?当有的学生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比与除法的关系就自然而然的猜想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在举例验证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分析、整理、推导验证的具体的语言的表达能力。

当讲完了比的基本性质后出了三道较有代表性的化简比的练习,让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归纳和整理出化简比的方法。化简比的教学我采用尝试法,由学生尝试化简,遇到问题小组共同探讨,找到化简方法,通过板演,方法还真不少,除了常规方法,还可以求比值,有人干脆把后项直接化成1.。不管采用那一种方法,只需符合规律,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三)、不足之处:

1.在练习中引导学生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小组讨论总结的基础上,做了课件展示。展示时速度有点快,应放慢一些,更好地突出难点的解决策略。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两种不同要求,在结果表达上的不同,解题过程,解题方法上的区别。

2.由于时间关系学生的讨论时间不够充分。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整体设计说明:

本班的孩子基础较差,很多孩子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思考方法,所以课堂上的重点放在了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上。在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时,重点突出孩子的思考过程,强调孩子有根据地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

2、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

过渡:同学们,比有各部位的名称,把比组成比例后我们有了新的名称,请自学课本第34页。生阅读后,请同学说出黑板上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的认识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让孩子们自学,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读数学书的习惯。

三、反馈练习。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投影出示)。

先小组之内说一说,然后在指名回答。重点说分数形式的比例外项和内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点学习组成一个比例的两个比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重点突出分数形式下怎么去找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1)投影出示几组比例,让学生观察看看能有什么发现?细心的同学很快会发现这几组比例数字相同,但是书写位置不同。然后老师在质疑,为什么这些比例里的四个数书写位置不同却能组成比例呢?请小组合作找个这个秘密。

(2)学生找出原因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总结出来。并指出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3)继续提出: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这样的性质,举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4)比例写出分数形式后,也就是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乘得的积也一定相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用质疑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这样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总结归纳的过程,并渗透科学态度的教育。

五、巩固练习。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投影出示练习)。

2、应用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学生独立完成后,用展示台展示)。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里填上适当的数。(投影出示)。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并且留给孩子质疑问难的空间。

七、拓展练习: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3×40=8×15。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除法的意义和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对板书的“变式”,启发学生找发现比中存在的数学规律,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并应用这一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比的意义,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已经掌握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学习。而比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已经掌握了其形成的推理过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类比学习技能。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主要以商不变性质为主要切入口)。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找准整数比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3、求比值 5:15  4/5:8/15  0.8:0.12。

二、新授。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

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

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

分母。

那么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让学生自己讨论初步说出结论。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注意: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4:21      (2)1/6:2/9  (3)1.25:2   。

(1)问:这道题的前项和后项都是什么数?怎样才能使它化成最简的整数比呢?(先让学生自己讨论解答,然后引导得出:要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就必须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最大公约数7)。

(2)问:这是一道分数比,怎样才能使它转化成整数比?(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后对照课本上的例题做法,对或者错,共同完成后引导学生说出:要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才能转化成整数比)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的整数比,还要应用(1)题的方法继续化简。

(3)问:这道是小数比,怎样化成整数比?(让学生说说并自己解答。指导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使它们转化成整数比。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要再除以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使它化为最简整数比)。

(4)还有其它解法吗?可根据学生所答具体分析,特别是分数比实际上可用是分数除法来计算化简。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它的内容是什么?还学会了什么?特别提示:化简与求比值的得数有什么不同?(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商,是一个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化简比的方法。

2.练习十二第5、7、8题。

3.练习十二第9题。

四、作业。练习十二第6、10题。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发现并使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2.师:如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生:化简比、求比值。

3∶6=1∶2。

所以6∶10=9∶15生2:因为20∶5=4∶1。

28∶7=4∶1。

所以20∶5=28∶7.

(学生边说教师边用课件展示解题过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规范解题格式。)4.师:除了化简比,求比值,还有没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1)观察这几组比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在比例6:3=4:2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6、

3、

4、2”叫作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6和2”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3和4”叫作比例的內项。

(3)提问:你能说出其它三个比例的內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认真观察所写出的比例,你有什么发现?(1)6和2(或3和4)可以同时是比例的外项,也可以同时是比例的內项。

(2)6×2=3×4,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4.验证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任意写出一个比例,验证规律。

(1)与同桌每人写出一个比例,交换验证。

(2)如果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会怎样呢?(3)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明确: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就是把两个內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所以它们的积是相等的。8.教学“试一试”

(1)假设每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说出组成比例的内外项分别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1)从表中你知道哪些信息?(2)从表中选择两组数据,写出一个乘积相等的式子。

追问:为什么每两个数相乘的积相等?(因为每两个数分别表示速度和时间,它们相乘的积表示路程,甲乙两地路程一定,所以乘积都相等。)(3)根据“80×6=120×4”写出比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练习七第2题。

(1)下面四个数。

5、

说明:任意给出4个数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可以找出最大和最小项相乘,再把其他两数相乘。

(3)判断2.4.6.8这四个数。若不能组成,你能换掉一个数,使之组成比例吗?

3.任意从1-10中,写出4个数,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与同桌合作完成。一个写,另一个判断。4.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1)6和4是比例的什么?联系比例的基本性质,括号里可以填什么?指名填空,并说理由。(2)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难点本节例2。

方法讲练结合教学。

用具。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稿个案补充。

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则。

1.书本117做一做。

2.书本118课内练习1。

3.课本117页例1。

三.会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方程变形,求出方程的解。

1.书本118页例2。

2.书本119页作业题3,4。

教学反思。

教学改进。

比例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1.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2.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学习重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复习(课件出示以下问题,指名学生回答)。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3、判断下面的比,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3:918:303:61.8:0.92:49:27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了看比值是否相等,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学要求:1)自学书第41页的内容,把重要的地方画上线,不懂的问题用铅笔标在书上。2)提示: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自学:

(1)什么叫比例的项?比例中有几个项?分别叫什么?(2)你能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吗?改写成分数后你还能找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吗?试试看.(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何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一个比例.(4)小组中议一议并集体交流。

2、组织学生交流自学成果。1)试一试。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并指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3:6和8:50.2:2.5和4:502)课件出示三组比例,让学生填空。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

四、课堂总结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

问:(引导学生得出:这道题前项、后项都是整数,要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就必须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最大公约数7)。

(2)。

导学生说出:要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才能转化成整数比。)。

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的整数比,还要应用(1)题的方法继续化简。

(3)。

问:(启发学生说出: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使它们转化成整数比。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要再除以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使它化为最简整数比。)。

3.小结:

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它的内容是什么?还学会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5、7、8题。

3.练习十四第9题。

提示:化简与求比值的得数有什么不同?(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商,是一个数)。

四、作业。

1.练习十四第6、10题。

2.一列火车15小时行驶1200千米。

(1)写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求出这个比的比值,再说出这个比值的含义是什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

问:这道题的前项和后项都是什么数?怎样才能使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引导学生得出:这道题前项、后项都是整数,要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就必须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最大公约数7)。

(2)。

问:这是一道分数比,怎样才能使它转化成整数比?(引。

导学生说出:要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才能转化成整数比。)。

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的整数比,还要应用(1)题的方法继续化简。

(3)。

问:这道是小数比,怎样化成整数比?(启发学生说出: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使它们转化成整数比。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要再除以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使它化为最简整数比。)。

3.小结:

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它的内容是什么?还学会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5、7、8题。

3.练习十四第9题。

提示:化简与求比值的得数有什么不同?(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商,是一个数)。

四、作业。

1.练习十四第6、10题。

2.一列火车15小时行驶1200千米。

(1)写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求出这个比的比值,再说出这个比值的含义是什么?

《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      。

问:(引导学生得出:这道题前项、后项都是整数,要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就必须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最大公约数7)。

(2)。

导学生说出:要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才能转化成整数比。)。

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的整数比,还要应用(1)题的方法继续化简。

(3)。

问:(启发学生说出: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使它们转化成整数比。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要再除以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使它化为最简整数比。)。

3.小结:

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它的内容是什么?还学会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5、7、8题。

3.练习十四第9题。

提示:化简与求比值的得数有什么不同?(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商,是一个数)。

四、作业 。

1.练习十四第6、10题。

2.一列火车15小时行驶1200千米。

(1)       写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       求出这个比的比值,再说出这个比值的含义是什么?

比例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6∶10和9∶15。

4.5∶1.5和10∶5教师结合回答说: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那学完今天的知识----比例的基本性质,老师的秘密对你来说就不是秘密了。

【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

三、反馈。

1.在四人小组里,将你的发现与同伴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当学生说到比例的基节本性时,师引导学生探究验证.)3.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比的知识了解甚多,在这一环节,不是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子,而是让学生自己举例研究,使研究材料的随机性大大增强,从而提高结论的可信度。这样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归纳的过程,并渗透科学态度的教育。

五、巩固练习。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完成课本第41面的“做一做”)。

2、():4=6:()。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15∶3=():1(2)2∶0.5=1.2:()。

5.在a:3=8:b中()是内项,a*b=()6.如果2a=7b(a,b不为零),那么a/b=()/()。

【设计意图】练习主要是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求学生讲明理由,培养学生有根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并与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形成对比;在填写比例中未知数时,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理由,还要求学生进行检验,这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充分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开放性,让孩子们发现比例的知识的奥妙。

六、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并且留给孩子质疑问难的空间。

七、布置作业:

1、课本第43页的第5题(全班完成)。

2、课本第44页的第14题(学有余力的孩子完成)。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设计意图】这板书是为了突出重点,让孩子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比例各部分名称以及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到底是两个数相乘。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教学。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

问:(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

问:(引导学生得出:这道题前项、后项都是整数,要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就必须根据把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最大公约数7)。

(2)。

导学生说出:要根据,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才能转化成整数比。)。

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的整数比,还要应用(1)题的方法继续化简。

(3)。

问:(启发学生说出:可根据,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使它们转化成整数比。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要再除以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使它化为最简整数比。)。

3.小结:

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它的内容是什么?还学会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5、7、8题。

3.练习十四第9题。

提示:化简与求比值的得数有什么不同?(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商,是一个数)。

四、作业。

1.练习十四第6、10题。

2.一列火车15小时行驶1200千米。

(1)写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求出这个比的比值,再说出这个比值的含义是什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

一、前置自学(自学课本7-8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约分是否正确:

(1)=(2)=(3)=0。

2.通分。

和、和。

明确:(1)分式的通分与分数的通分类似;。

分式通分的依据——。

(2)最简公分母的确定:(1)系数取最小公倍数;(2)字母取所有不同字母;(3)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特别强调,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将各分母分解因式,在确定最简公分母。

二、合作探究。

1、下列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

(1)(2)。

(3)(4)。

2、通分:

(1);(2);(3)。

三、拓展提升。

通分:

(1)和(2)和。

(3)和(4)和。

四、当堂反馈。

1.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式中分子、分母各项系数化成整数为________.

2.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_.

3.通分:

(1)、

(2)、

(3)、

4.某人骑自行车匀速爬上一个斜坡后立即匀速下坡回到出发点,若上坡速度为v1,下坡速度为v2,求他上、下坡的平均速度为()。

(1)(2)(3)(4)。

5.已知,求分式的值。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导语】本站的会员“穿马甲逛街”为你整理了“《分数基本性质》。

教学。

设计”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大胆猜想——主动探究验证——合作交流得到结果”的开放式教学流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活内在要求,大胆猜想,使实验成为内在需求。通过观察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变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为主动知识的探索者。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的教学内容,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在教学之后将其与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联系,有意识地加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便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中来。

2、能运用分数基本性质,把一个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及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白纸、圆片,彩色笔等。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生1:四、五、六年级分的地一样多。

生2:……。

师:到底校长分的公平不公平,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按平时的分组习惯四人一组,用你们的学具来代替这块地,像校长一样来分地吧。

2,汇报结果。

师生交流:你们是怎样做的?谁能说一说,请几个同学上台演示并口述演示过程。

生1:用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的纸来代替这块地,分别涂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经过对比发现三块地一样多。

生2:用三个同样的圆片分别涂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经过对比发现三块地一样多。

生3:用三条线段分别画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经过对比发现三块地一样多。

生4:把分数化成小数,他们的商也一样,所以三块地的面积一样大。

生5:……。

3、课件展示,得出结论。师:校长分的和你们一样吗?我们再来看看小电脑是如何拼的,(利用优质资源课件演示分地的过程,师生共同观察。

总结。

得到校长分的地一样多。)。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个性的发挥,在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的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由的猜想,使实验成为自己的需要,同时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验证,使学生带着浓浓的兴趣进入探究新的.学习活动之中。)。

师:三个年级分的地一样多,那么你们觉得、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

生:相等。

师:同学们请看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板书=)。

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分子分母同时乘2,……。

师:谁能用一句换来描述一下这个规律?

生:给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师随着板书)。

师:同学们在反过来从右往左观察,分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规律?

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

师:像这样给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结合我们的预习,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学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0除外。

师:为什么0要除外?

生:因为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师:(补充板书0除外)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中,那几个词比较重要?

生:同时相同0除外。

师:(把这三个词用红笔加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谁比较相似?

生:商不变的性质。

师:为什么?

生:我们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所以他们是相通的。

师:数学知识中有许多知识如像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因此平时学习中我们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才会举一反三。

三:应用新知,练习巩固。

(一)练一练。

(二)摸球游戏。老师手中有一个箱子,里面装有许多水果,水果上面写着不同的分数,如果你摸到一个水果,说出一个与它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不同的新分数,这个水果就奖励给你。

(二)判断(抢答)。

1、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过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把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3、给分数的分子加上4,要是分数的大小,分母也要加上4。

(四)测一测。

1、把和都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和都化成分子是4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的分子增加2,要是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几?

四:总结。

1、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谁能说说你这节课你都知道哪些知识?

2、把板书最后补充成一条鱼,希望大家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肚子里装满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完成板书)。

五:作业练习册2、4题。

给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本节课教学,我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上讲故事,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新鲜有趣的。不仅如此,还能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这样的设计真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展开学习。课堂的故事导入就是引导学生以数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本节课教学是让学生在感悟中自主探索。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它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感受,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在学生通过听故事、看图片,让学生猜想、这三个分数是否真的相等,并联想学过的知识或借助学具,怎样证明你的联想是正确的。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证明这三个分数也是相等的,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这种设计克服了学生思维的惰性,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课堂给学生多设计这样的开放性的问题,多给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动,相信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会有不同的发展。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试算,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东西,放在口袋里呢,这东西大家平时都玩过,还挺熟悉的,四四方方的,猜猜看是什么?(学生猜)。

2、还是让老师给你点提示吧!

课件逐句出示:买来方方一小盒,用时却有几十张,红黑兄弟各一半,还有一对“双胞胎”。

3、现在知道是什么了吧!课件出示:扑克牌。

(设计说明:通过一则小小的谜语导入新课,与之后的新授的比赛巧妙衔接,以扑克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比例,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从这13个数字中选择你所需要的数字来写出一个比例。

2、学生汇报写出的比例并说明理由。

3、们都是选择4个数字来组成比例。那你们想知道组成比例的4个数叫什么名字呢?(想)那就请同学们自己预习课本43页最后两段(师出示课件预习提纲)。(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4、就学生汇报的比例,找出内项与外项。

(设计说明:通过一个写比例的小活动,一是复习了比例的意义,二是教学了内项与外项。)。

(二)在刚才同学们写比例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脑子转得可真快,王老师想跟你们比一比,比谁能更快地按要求写出比例。怎样?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生:敢)。

1、那我们就开始吧,请同学们先看“冠军攻略”(比赛规则)。

课件出示:

冠军攻略。

参赛者:王老师,全班同学。

规则:迅速判断由电脑随机抽取出来的4张牌面上的数学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请写下来。(至少写两个)(完成的可先举手示意)。

2、第一轮:6、8、9、12。

(老师比学生提前写完,并由学生验证,得出老师胜)。

第二轮:3、5、4、8。

(老师比学生提前判断出不能组成比例,并由学生验证,老师胜)第三轮:4、8、6、3。

(老师比学生提前写完比例,并由学生验证,老师胜)。

(设计说明:由扑克牌引出三轮比赛,设计都由老师胜出,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厉害,这么快地写出8个比例,借此激发学生探究。)。

4、学生汇报,验证,课件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字母公式”

5、师讲解如何很快的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设计说明: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们多方面验证,从个别推广到一般,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

看样子,同学们对新知掌握的不错,愿意接受挑战吗?

(三)练习运用。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指出:2.4与40的乘积等于1.6与60的乘积。

三、课堂巩固,练习提升。

1、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判断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14:21和6:9(2)3/4:1/10和15/2:1。

(3)9:12和12:15(4)1.4:2和7:10。

2、把图a按比例放大得到图b,按比例缩小得到图c。根据图中的数据组成比例。(课本46页第3题)。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四、实践活动题。

8:a=b:1.5,那么a和b可能是()和()。

如果a是小数,那么a可能是(),b可能是()。

如果a-b=1,那么a可能是(),b可能是()。

如果a+b=7,那么a可能是(),b可能是()。

(设计说明:习题的安排旨在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最后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美妙与统一)。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相关推荐

  •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豆丁网(汇总21篇)

    教案模板的编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思考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下面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优秀教案模板,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启发。宋贺彩科长和王丽老师的《分

  •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中公(通用22篇)

    教案模板有助于教师思考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教学要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掌握了教案模板的基本要素后,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范文来完善自己的教案设计。

  •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说课稿(优秀21篇)

    教案模板能够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过程,为进一步的教学调整提供依据。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的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宋贺彩科长和王丽老师的

  • 统计的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热门21篇)

    统计是加工和解读数据的过程,通过统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现象和问题。以下是几篇经典的统计分析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意图(实用14篇)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你还在迷茫如何编写一份出色的教学计划,不妨看看以下范文,或许会有所启发。

  •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公开课(通用17篇)

    教学计划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教学活动安排在一定时间内,包括教学过程分解、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课程安排等方面的一份详细计划。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的重要

  •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意图(实用21篇)

    教学计划中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应该简明扼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教学计划范文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鼓励教师实践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 乌鸦喝水的教学设计意图(优质21篇)

    教学计划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接下来是一些成功案例中的教学计划范文,欢迎大家学习借鉴。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课文,

  •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实用20篇)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学习如何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学计划很重要,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

  •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通用19篇)

    教案模板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小编希望这些教案模板范例能够激发你的教学创新和思考,为你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新的灵感。《函数的增减性

  • 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说课稿大全(21篇)

    在准备教学过程中,教案模板可以帮助老师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以下是一些经过验证的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六年

  •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实用12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有序安排和整合的一份文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的教学计划范文,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思路。

  •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理念(实用18篇)

    制定教学计划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特点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学计划范文中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选择和安排的。

  •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意图(汇总19篇)

    制定教学计划不仅要考虑课程内容,还要综合考虑教学设备、资源和环境等因素,为教学提供有利条件。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的经典案例,对于教师们编写教学计划具有很强的启示作

  •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公开课(热门17篇)

    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和指南。在这些教学计划范文中,教师可以找到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 比大小教案设计意图(优质19篇)

    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明确了教师在每个学期或学年内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参考资料,供大家参阅和学习。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